專家解讀
焦點議題►1 從電子商務看群眾集資的可能性。
焦點議題►2 打破傳統創投產業傾向菁英媒合的方式。
焦點議題►3 等待適當的管理體系與法規。
10 年前,如果一般人想要賣個東西,那可不是簡單的事。
如果數量多一點要上架到連鎖體系或是大賣場,不但要審核簽約備貨入倉等等繁複上架流程,而且東西還沒賣可能就要先付一筆錢了。如果數量只有一兩個,大概只能送給親朋好友,賣給他們,要收錢還會不好意思。
可是現在,你如果想賣點東西,你就會去拍賣平台,輕輕鬆鬆就可以合理的市場價格,賣給你根本就不認識的人!
這個變化,就因為有網路,有電子商務平台,讓我們做生意變簡單了。你不用是公司,很輕鬆就可賣東西做生意了。這個就是我們所謂的 C2C(個人對個人)的拍賣平台,對這個社會產生貢獻與變革。
這個拍賣的市場規模有多大?光是台灣市場就有數百億新台幣的規模,在大陸已是將近萬億人民幣的規模。而這個市場,是 10 年前大家不認為會存在的市場,今天是大家不會懷疑而且趨之若鶩的市場了。
反觀創業投資產業,相對於零售業被網路與電子商務的浪潮襲擊下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,會不會覺得現在創業投資這個產業好像有點波瀾不興,大家還是用老方式在做事?
►解讀1 群眾集資平台將讓找錢變簡單
現在一般人要找錢,他得花費大量時間先找對象,然後再一一與對方安排面談時間,再一一對投資人做介紹。這個過程十分漫長,有很多項目在找到錢之前就解散,並不是件新鮮的事。
檯面上,我們常在媒體上見到明星團隊(有成功創業經驗或有優異經歷)找到明星創投的主流遊戲規則。檯面下,大量沒沒無名的團隊,卻連想求見創投說話的機會都沒有。
「育成+創投」模式如大陸的創新工廠,他們會介入更多早期項目,也幫助更多團隊崛起,可是就數量而言還是相當有限。收到 1 萬份創業計畫,能邀請 50 家來進駐已經算很盡力了。所以這還是延續菁英媒合的方式,只不過是更往群眾方向前進,但是還是無法讓成千上萬的項目進行媒合。也許對菁英(原來創投業者)來說,這可是已經放大百倍千倍的群眾制了,但是對群眾來說這還是菁英制。
《群眾集資革命》作者提出群眾集資(Crowd + funding)這個概念,如果我們有集資平台讓一般人上去發表自己的項目,讓一般人也有機會參與贊助或是投資。如果對於找錢這回事,也像 C2C 電子商務平台,提案者很容易將自己的項目推介給很多人,很多人也很方便可以參與這些早期項目的贊助或投資,我想這就是透過網路,把以前因為資訊傳遞效率不彰,所掩蓋或犧牲的市場重拾回來。唯有靠網路的平台,才能有效達成這麼多小項目的媒合。
作者在 2010 年已經看到一些星星之火,到 2012 年的今天已有一些平台冒出苗頭如 Kick-Starts。在 Kickstarts 上面你可以看到各種類型的項目,從我們熟悉的商業項目,到動畫、電影甚至資助繪畫等等。從觀察中可以發現找錢變簡單了,不但流程簡單,時間也變得更快速。當有更多項目被資助,代表有更多想法得以被實現。也許它不是《玩具總動員》,但絕對可以讓這個世界更豐富更有意思!
►解讀2 一個好的平台可以創造更大的市場、更多的價值
一個有效的平台,還是需要好的治理與疏導,否則就會淪為弱肉強食的野蠻叢林制,這就無法做大,因為無法吸引大眾進來。我們同樣用電子商務市場來看,如果一個拍賣市集,裡面詐騙橫行,有一堆賣家在騙買家,也有很多買方在欺詐賣方,那這個地方一定無法集結成市,也就就看不到現在規模如此之大的拍賣平台。
現在全世界任一成功的拍賣平台,背後絕對都有一套優良的管理體系,表象就是買賣雙方的信用評價。一個很容易讓買方或賣方辨識的信用制度,可以讓彼此的交易成本大幅降低,買賣東西更容易。摩擦力降低,市場規模自然可以節節高升。
舉例來說,提案者,每個人都要實名認證,而且其實名的社交網絡也都要公布與群眾融資平台串聯在一起,這樣如果有人要詐欺投資方,他也只能騙一次,而且還會讓他的親朋好友知道他的惡行劣跡。贊助者也可對提案者予以評價,建立群眾集資平台的評價制度。針對贊助方,我們要給予單次金額限制、總額金額限制與分級(針對資產多寡與風險承受力)。所以一個好的平台,反而可以讓社會力量更有效的流動,進而創造出更大的市場,創造出更多的價值。
如果這樣媒合群眾力量的集資平台可以形成,那一定會是很有意思的「市場」。有專家投資者、有人氣投資者或是明星投資者,我們對他們贊助什麼一定很有興趣,而且每個投資人都不能獨占一個項目,項目就要讓一定數量的人來投,一來匯聚眾人智慧,二來平攤項目的風險。這是一個更開放的人與錢的媒合平台,這是一個不壟斷的生態系,它能夠長出什麼,誰也不知道,好像一個百花齊放的原野,愈豐富愈多元,將會愈精采。
群眾集資平台,剛開始也許是過往集資體系的補充。一些小的,過往很難找到錢的項目,會因為群眾集資平台的興起,找錢變容易,因此存活的機率大增。
「小錢+小項目」這種商業模式完全可行,未來甚至還有機會可以擴大,進軍現在主流市場,取代一般公司的大規模募資。只不過如果第一個灘頭堡都還沒拿下,就誇言要改變世界,真的是還有一點遠。因此群眾集資要真的可以顛覆現在創投產業,我倒覺得那一天不會那麼快到來。不過未來會去菁英化,更群眾化,我認為那是必然。任何產業都會在網路的洗禮與衝擊下,產生全新的一番風貌。
►解讀 3 法規,不可迴避的限制
世界各國對於對非特定大眾募資,都有相當嚴格規定。這都是因為在過往經驗中,屢次有人濫用此方式,行非法吸金之實,造成大量民眾重大經濟的損失,進而造成社會動盪,因而採取的防範措施。
因此現在這些群眾集資平台,為了迴避法律問題,多僅用贊助這種方式,而尚未走到有牽涉股權的群眾集資方式,以免陷入法律紅線的爭議。
不過我認為,在未來一定會有解決的方式,因為只要群眾集資平台可以與各國政府相關單位做積極的配合,便可以發揮雙贏的結果。一方面讓更多創意項目獲得支持,二來也可讓大眾資金有機會參與早期項目的投資,而社會群體風險卻是在可以控制範圍。這不但是政府想要的,其實也是真正企業家的做事方式!
►專家提問 1 台灣市場養得起這樣的平台嗎?
也許會有讀者關心,台灣市場規模夠不夠大,能不能養得起這樣的平台?
我做一個簡單的試算:以一般講求精實創業的狀況,每個項目平均金額應該可以控制在 50萬新台幣,若 1 年有 1000 個可行案子,加總金額也才 5 億新台幣。所以台灣市場絕對養得起這個平台,完全沒有問題。
成功的關鍵不是誰率先做出這個平台(相信現在可能有幾組人都在打造這個平台),而是誰能夠將此群眾集資市場打造出來,並活絡起來,將這些提案者、贊助者匯聚在一起,並提供生生不息的市場催生機制。如果有誰能做到,那麼台灣第一個群眾集資市場將誕生在他手中。
讓我們期待,台灣也會有自己的群眾融資平台。
►專家簡介
何英圻
九易資本董事長
自 1998 年開始涉足電子商務業務,有超過 14 年的經驗,同時也是網路行業的連續創業家。第一家公司創造了臺灣最大的 C2C 和 B2C 網站,該公司在 2002 年被 eBay 公司併購。之後創立興奇科技,並再次成為 2007 年臺灣業績最大的 B2C 公司。2008年,該公司被雅虎併購。併購後,獲聘為雅虎奇摩(臺灣)電子商務事業群總經理,3 年之間電子商務事業群獲利得到倍速成長。自 2011 年開始,專注於電子商務和行動電子商務的風險投資和創業項目。